辰溪县位于湖南省西部,怀化市北部,沅水上游。它位于北纬27° 53′~ 28° 13′和东经109° 54′~ 110° 32′之间。东面是溆浦县,南面是钟芳县和河城区,西面是麻阳县和泸西县,北面是沅陵县。总面积1976.81平方公里。
辰溪位于雪峰山和雾灵山之间。地势东南高西北低,呈多级夷平面。一般海拔200 ~ 300米,平均海拔750米。东南部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山有5座,罗子山最高峰海拔1378.7米。最低的是西北沅水出口水面,海拔100.1米..境内以山地为主,占陆地总面积的53.7%,其余为丘陵平原。东南部,山峦叠叠,树木茂密,梯田层层叠叠,庄稼饱满;中西部地区,果树掩映,绿油油,绿油油,稻田成片,运河成网;南北线有40多个石灰岩洞,形成各种独特的景观。燕子洞是国家AA级景区,省级景区。
该地区资源丰富。山区面积10.7万公顷,立木277.92万立方米,森林覆盖率55.8%。水原和陈水两条干流贯穿全境,有88条一级和二级支流。水能理论储量55.3万千瓦,可开发容量45.6万千瓦。已建水电站装机容量33.6万千瓦,占可开发容量的73.7%。探明储量有32种,主要有煤、磷、铝土矿、铜、金、黄铁矿、石灰石等。特别是以煤炭储量大、质量好著称,被誉为“湘西煤都”。高铝矾土生产的全天然莫来石填补了国内空空白,畅销国内外。“华中牌”水泥闻名全国。辰溪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。四季分明,雨量充沛,热量充沛,无霜期长。中国的降水和热量适合各种植物的生长和动物的生存。耕地面积2.6万公顷,主要生产水稻,其次是玉米、小麦和豆类。富含茶油、柑橘等。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50余种,其中红豆杉、水杉、大红花茶、银杏等21种为珍贵树种。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5种,其中锦鸡、黄腹锦鸡、麝、大鲵为珍稀物种。
1979年以来,县委、县政府认真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,解放思想,拨乱反正,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,逐步走上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。县委、县政府从实际出发,实施了一系列改革开放政策,实施了“农业稳县”、“工业强县”、“商业活县”、“民营主体”战略,促进了县域经济的蓬勃发展,形成了农村经济稳步推进、工业经济显著增长、商品流通领域购销两旺的良好局面。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同步发展。经济建设快速发展
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开始。1979年实行小组工作和专业承包责任制。1979年,109个生产队试行了“联产承包到户”的责任制,都增加了产量和收入。1981年春,县委、怀化派工作组到石马湾、安平公社,总结推广“生产承包到户”的经验,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。当年全县有生产队4048个,农民7.6万人,全部承包联合生产,家庭经营。解决人民公社体制20年未解决的“温饱”问题。1983年,县委、县政府为妥善处理生产责任制中的矛盾和具体问题,印发了《关于稳定和完善现场责任制的意见》。同时,完成林权认证。1984年10月,中共中央《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》实施,全面推进以增强企业活力为核心内容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。期间,全县从各种渠道筹集资金7300多万元,用于电力、煤炭、轻工等项目的改扩建,县城桥涵、街道、水厂等公用事业,城乡集贸市场、输电线路、公路、邮政、电信等基础设施建设。建立用材林、辰溪甜橙、郴州鸭等7个商品生产基地,种植面积1676公顷。工商企业大力推进定额管理、目标管理、承包租赁等改革,企业活力增强。个体和私营企业已发展到5,466户。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。1985年(1980年按不变价格计算),全县生产总值18678万元,农业总产值8318万元,工业总产值8247万元,社会商品零售总额9030万元,地方财政收入1285.1万元,分别比1978年增长83.5%、31.5%、72.6%和53.6%
1986年至1990年,县委、县政府深化改革开放,决定大力引进资金和技术,发展适度农业,扩大优势产业,突出乡镇企业,积极开发山区资源。农村进一步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,土地延长15年不变,对耕地、农业机械和水利设施作出具体规定,允许土地有偿转让。大力推广杂交水稻,积极发展庭院经济,开展多种经营,形成“一乡一品”、“一村一品”、“多村一品”的专业化生产格局。行业深化内部改革,普遍实行董事负责制。国有、集体和乡镇企业实行第二轮承包责任制。为了振兴经济,县政府积极组织和发展各种形式的横向经济技术合作、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和地区、行业、部门间的合作。先后与上海等地的工商企业、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经济技术合作关系,签订了技术协议,引进了科技人才和资金。莫来石、氯化石蜡等19家新企业,以及火电、建材、化工等项目。全县有工业企业140家,个体工商户5576户,商业网店1630家。1990年(1980年按不变价格计算),全县GDP 31909万元,农业总产值10344万元,工业总产值13776万元,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9719万元,地方财政收入2991万元。与1985年相比,分别增长了24.4%、99.4%、1.7倍、2.2倍和1.33倍。
28年来,累计投入农业建设资金1.09亿元,开展了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、渠道防渗、中低产田改造等工程。改造中低产田9093公顷,水利有效灌溉面积占61.7%。公路建设投资9078.9万元,改扩建县乡公路65条,新建村道410条,总里程2154.9公里。电力建设投资5.59亿元,新建输电线路222公里,改造30个乡镇154个村。农村改水投入9498万元,95%以上的村民饮用清洁水。全县建设投资14.9亿元,开发新城镇,改建扩建街道、给排水、防洪、路灯、集贸市场等。,新建房屋144.9万平方米。邮政建设投资540万元,改扩建邮政线路。电信建设投资3780万元,实现城乡电话程控化、联网互通。城乡面貌焕然一新。
2005年,城乡居民消费水平达到2905元,是1978年的15.38倍,其中2191元是19.78的12.54倍,5606元是1978年的20.22倍。职工年平均工资11568元,是1978年的18.17倍。农民人均纯收入1997元,是1978年的34.43倍。居民人均储蓄余额2825元,是1978年的4.19倍;城市人均居住面积19平方米,农村人均居住面积32.3平方米,分别是1978年的2.7倍和5.1倍。居民乘车出行,少数家庭已经拥有摩托车和汽车。随着生活条件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,居民的健康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。死亡率仅为6.66‰,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78.21岁。已经进入老年社会。